职业教育如何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文山那
七都职业学校校长 刘际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教育及人才的重视,职业教育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才是企业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怎样让
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呢?我认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综合型人才。而要让
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大熔炉,职业技能的培养固然是其中重要的目标,更重要的却是我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换句话说,就是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技能,更需要有开阔的视界、创新的思维、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活动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个人形象等。
首先从专业技能说起。我们的专业技能从哪里来?其实,它不仅仅是从课本上来,也不仅仅是从实习中来,更是从真正的岗位实践中来。课本和实习,只是从理论上和初步实践活动上奠定了一些基础,让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认识了某个专业,而要丰富它的内容,只有真正到企业去,因为那里有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有完整的操作流程,有完备的操作细则,有完善的生产和品质管理体系等。我们之所以要提倡“工学交替”,就是通过岗位实践,能吸收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我们能更好地让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现实的岗位进行结合,不仅从专业层面,也从管理层面上去深化所学习的东西,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其次要说到的是怎样去开阔视界。这些年来,初中毕业辍学的学生不少,
职业学校一直无法像其它发达地区一样形成规模,主要的原因不是国家的扶持不到位,而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视野不开阔、意识不到位。因为他们看不到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看不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希望,他们能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一点小小的利益。改变贫困的方法是什么?国家的扶持和社会的救济只能缓解贫困的程度,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的问题。要发展一个地方的经济,最根本的是要改变观念,要敢于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去学习更多新的知识,去吸收更多的养分。比如现在的IT业、金融业、交通能源、建筑业、制造业、旅游业等,我们究竟有多少这些方面的人才呢?我们能不能培养这些类别的人才呢?发达地区之所以发达不是因为比我们聪明多少,而在于他们的观念的超前和视界的开阔。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我们现在取得的某些成绩,而是要参照那些发展得好的城市并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让我们的人走出去,把好的企业引进来。这样,我们不独有了人才的储备,也有了物质的储备。而开阔视界最直接的就是通过我们在发达地区所看到的这种感官的刺激来更新我们的观念,从而使我们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现在低层次的普通工人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了,而高层次的人才只是凤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只有
职业学校毕业的人才,既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更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我们正是通过教学和顶岗实习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改变学生观念的。
再次是创新的思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越来越艰难,他们不需要太多技术方面的人才,更多的是雇佣缺少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社会劳务工,而这些社会劳务工在企业是没有多少地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差,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而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除了需要部分高科技人才之外,还需要大量有一定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的中等
职业学校毕业的人才。与社会劳务工相比他们所处的地位和所受到的待遇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同等的劳动强度下,他们的工资要高出社会劳务工很多,发展的空间更大。但是,对他们自身的素质要求也相应要高一些,而创新思维是他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作为
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目前主要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分析,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的讲解和丰富的第二课堂开启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能。比如我们校刊的编撰、各种社团的成立、小教官及小老师的培养、各种竞赛、演讲、辩论、联欢晚会、军事汇演等。其实,职业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我们的学生不再是考试的机器,也不再依据文化成绩的好坏来划分和判别学生的好坏。所以我们能够更多地发现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我们的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兴趣来完成自己的学业。我们也始终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至于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则是我们所有
职业学校的学生目前最为缺乏的。一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参与过社会的竞争,也就不懂得竞争的残酷性;二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一直以来都被家长保护得很好,所有他们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等等,家长大抵都会无条件地满足,所以他们没有危机意识也在情理之中。更严重的是现在不管在哪个地区、哪所学校,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泛滥,他们没有受过挫折,既不懂得谦让、宽容,更不懂得体贴、理解。自己认为要做的事情,总是不顾一切地去做,从不考虑事情会有怎样的后果,反正天塌下来有父母撑着。其实,他们不知道随着自己的年龄的增长,肩上的责任会越来越重,需要自己承担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而“物竞天择”“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乃是自然界万物发展的规律,人类又岂可例外?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周围的环境,那么我们就必须改变自己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否则,我们就随时会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险。而我们的学生只是一味地处在懵懂之中,并不明白会对自己的人生、事业、家庭等带来怎样的影响。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也许我们看过、听过,但也只是把它当成故事而已,只有某一天当它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那就不仅仅是故事而是事故了。所以,作为职业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
然而,仅仅有了以上的这些我们的学生就培养好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我们的学生还需要精神,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了。一位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偶然的是因为他有好运气,而必然的一定是因为他有一种永不服输的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支持着他,鞭策着他,使他能够有勇气面对失败并从一次次的失败中站起来,使他能够不断地挑战自我并战胜自我。狼为什么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为什么比别的动物更具有侵略性和攻击力?这和狼群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分不开的。同样,我们的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不管自身的能力如何的出众,如果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不仅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反而会因为那种所谓的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致自己于风口浪尖,得不偿失。可见,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是多么的重要了。
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活动能力是我们永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剂灵丹妙药。在所有的事物中,它的可读性最强,因为所有人性的种种,都蕴含在我们的人际关系当中。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决定我们学生将来是否受企业和社会的欢迎,也决定着他们的人生是否顺畅。活动能力则决定着我们的学生能否更好地与周围的人、事、物融合。
可见,职业教育虽然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从更加长远来说,它一定不会仅止于此,而需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树立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有过企业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企业所需要和欢迎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有好的品行和好的习惯。好的品行使他们能够忠诚、敬业、乐业、奉献,有责任感;而好的习惯使他们能够守时、守信、守纪。我们一直努力让学生做到,首先是准军事化的管理,让学生形成较强的时间观念和纪律观念;其次是培训,比如“三生教育”和“三自教育”,完全把学习的自主权交到学生手上,让学生在体验式的教育中受到感染、得到感化、拥有感动;再次是课堂教育的渗透,通过耐心细致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然后是与企业的衔接训练,这既能使学生更好地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到为人处世之道,更能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完善自己的人格。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除了职业技能的培养之外,最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当我们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时,我们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也就能朝着这样的方向和目标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